新闻事件:
日前,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北斗系统民航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其全球民航应用的基础。ICAO需对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确认北斗系统满足提供全球民航应用的要求,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互操作性等要求,最终根据验证结果,在其现有标准文件中加入北斗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和建议措施。
民航局于2010年在ICAO第37届大会上正式提交了北斗系统进入ICAO标准的申请,并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用单位组成工作团队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十余年间历经28次工作会议、50余次技术讨论、提交百余份技术文件、答复问题2000余项,经过ICAO技术专家组审查、空中航行委员会审查及理事会审议,最终成功推动北斗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加入ICAO标准。北斗系统成功通过ICAO相关技术验证,也充分证明了其提供全球各行业导航服务的能力。
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以自身团队为核心,成功推进我国自主创新的复杂系统纳入ICAO标准,对于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国际标准化工作也为中国民航培养了一支专业、精准、高效的工作团队,为后续持续推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标准制定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民航局积极部署推进北斗系统民航应用工作,建立了北斗系统民航应用专项工作机制,主要工作覆盖了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化以及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应用等领域。此次北斗系统设计、运行团队和国内航空工业界代表对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全程参与,加深了各方对于北斗系统民航应用要求的理解,也将有利于推进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应用。
新闻点评:
随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这对中国的民航产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北斗系统的加入将推动中国民航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将为民航提供高精度、可信赖的导航服务。这对于提高民航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重要。航空公司和航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北斗系统更加准确地计算并跟踪飞机的位置,预防和解决导航故障和飞行冲突。同时,北斗系统的全球覆盖范围将使中国民航在国际航班的运行过程中更加独立和自主,提高国家在民航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其次,北斗系统的加入将促进中国成为交通强国。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业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仍面临着交通不便和地域差异等挑战。然而,北斗系统的全球覆盖范围和高精度导航服务将帮助中国民众和企业更方便地进行航空运输和物流活动。这将促进跨地区和跨国的经济交流和人员流动,对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至于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它为中国民航培养了一支专业、精准、高效的工作团队,为后续推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标准制定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体现了中国民航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也对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声誉有所提升。通过参与北斗系统的设计、运行团队和国内航空工业界代表对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全程参与,各方对北斗系统民航应用的要求理解更深,有助于推进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
总的来说,北斗系统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将对中国的民航产业和国家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这将促进民航的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增加话语权和竞争力。同时,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也为中国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期待北斗系统能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民航和全球航空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