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是哈佛大学学生们选择最多的一门,它甚至超过了长期占据第一位的“经济学原理”。近日,其课程内容汇集成《幸福的方法》一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沙哈尔也来到北京的首发式现场,当堂讲授了一节“幸福课”。

    当今,似乎“幸福”超越了“经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人们在被当街提问“你幸福吗”时会感到突兀,但当静下心来自问“我幸福吗”的时候,却发现它是一个人生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幸福在哪里?沙哈尔用科学告诉大家:幸福可以在自己手上。

    沙哈尔把“幸福”从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可以定义、实验、练习的科学”。在他看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的方法》一书的第一篇,就提出了“汉堡模型”来说明这个定义。

    “汉堡模型”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沙哈尔曾经为参加壁球赛而严格控制饮食,他决定比赛一结束就大吃垃圾食品以犒劳自己。但当他真的一口气买来四个汉堡时,却不想吃了。就在那一刻,“汉堡模型”在他脑海中形成。即,四个汉堡代表四种人生模式:第一个汉堡,口味诱人但是标准的垃圾食品——享乐主义型。为了享受现在快乐而出卖未来幸福;第二个汉堡,口味很差,可里面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忙碌奔波型。追求未来快乐而承受现在痛苦;第三个汉堡,既不好吃也不健康——虚无主义型。既不享受当下也对未来没有期望;只有第四个汉堡是“幸福”的——感悟幸福型。现在与未来双赢。至于如何获得第四个汉堡,正是《幸福的方法》所要教给读者的。

    被称为“幸福导师”的沙哈尔并不是一个生来就快乐的人。他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一开始学的是计算机。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也擅长体育运动。在外人眼里,沙哈尔就像“别人家的小孩”一样优秀。可他并不觉得幸福。终于,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沙哈尔鼓起勇气告诉导师,他将转而研究心理学和哲学,因为自己想知道两个问题的答案:一是为什么自己觉得不幸福,二是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

    “从那时起,我遇见了来自古老中国的智慧,尤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论语》。”沙哈尔说,“在美国和在其他西方国家,很多人研究幸福这门科学。他们的研究往往深度不够,而且所开出的幸福药方也没什么效果。但我发现,中国的古代哲学所提出的方法很有效。它真的能够帮助人们改变想法和生活。”

    “人都会有七情六欲。任何的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如果你试图压抑负面情绪,反而会使其增强;如果你允许自己经历这样的痛苦,这些负面情绪反而会逐渐弱化,最后为你所掌控。” 沙哈尔说。

    他对“老子在《道德经》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印象深刻。“我们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和人的生理规律和心理规律。”沙哈尔说,“这是中国的古老哲学和西方的现代心理学所融汇的成果。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东方的一些良好做法,比如冥想、气功、太极、瑜伽等,能使人增加抗压能力,同时让人打开心扉,觉得自己更加幸福。”

    在《幸福的方法》第二篇中,沙哈尔将他对幸福的观点应用到教育、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讨论了如何幸福学习、幸福工作、经营亲密关系的方法。

    当今,科技发展使人们每天面对手机、电脑的时间多于与人交流的时间。在沙哈尔看来,人际关系是获取幸福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幸福的方法》除了用个案和理论阐释幸福理论,还在每一章的结尾,设置了实用易行的“练习”。比如,对经营亲密关系的练习就是,写一份感恩信,给爱人、家人、好友和其他所关心的人。“这并不只是一封信,它所代表的是,你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所获得的意义与快乐。”

    当然,仅仅靠读一本书并不能真的解决“幸福”这件人生大事,但按照着书中的一些方法践行,也许不无裨益。沙哈尔还在现场传授了一些获得幸福的小技巧。比如,写日记——“每天在一张纸上记下你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能够极好地去疏导和释放情绪,而不是让它堵在心中。”

    当下中国,许多人提问——“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不开心?”即,人们以为物质需求的满足能带来幸福,但事实不那么简单。当沙哈尔在《论语》中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他十分赞同这样的人生排序。他说:“我们应该先从自己做起,让自己更幸福,进而让你的家人更幸福,让你所在的组织更幸福,让这个国家更和谐,从而让这个世界更和平。”所以,《幸福的方法》的最后一个小标题是,“从现在开始”。

    沙哈尔说:“让自己更幸福,应该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