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近日,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经调解,被告当庭返还给原告购卡款,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小明今年11岁,小强今年14岁。两人都是某娱乐明星的粉丝。2023年4月,小明和小强在该明星网络粉丝应援会中相识,双方经常通过微信交流讨论明星周边物品。小强告诉小明,自己有收藏多年的该明星卡片,可以卖给小明,但是价格很贵。小明则表示自己是该明星的铁杆粉丝,不论卡片多贵,都要买。

直至今年7月,短短3个月时间内,小明悄悄使用妈妈的微信存款,共花费12.5万元,从小强处购买了上百张明星卡片。小明妈妈后来发现微信存款莫名减少,才知道小明追星买卡的事。

小明妈妈立即联系小强父母,要求返还购卡款,但小强的父母对孩子高价倒卖明星卡片的情况一无所知,追问下才得知小强已经将卖得的大部分钱款用于继续追星,小强的父母将剩余的3万元购卡款返还给了小明妈妈,便不再返还。

今年9月,小明妈妈代理小明向开州法院起诉,要求小强返还全部购卡款。

法院审理中,小强父母心痛地说:“我们愿意返还,但眼下没这么多钱,希望能宽限一段时间。小强知道这事儿做错了,已经休学在家。他常常想着怎样去打工,把这笔钱给补上。”

法官在审理中强调,发生这种事情,不能只将责任推给孩子,父母应该反思怎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

“我们打官司,也是想让双方父母都吸取教训,让孩子能自己面对挫折,最终帮助他们成长。考虑小强现在休学的情况,我们愿意放弃部分,希望小强能尽快返校,只要再返还6.5万元就行。”小明妈妈说。

最终,在法官的释法明理下,双方互谅互让,小强父母当庭筹钱返还了6.5万元,小明妈妈代理小明撤回起诉。

法官释法:承办法官表示,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其民事法律行为才可能有效。本案中,买卖双方均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买卖合同无效,卖方应返还购卡款。案件反映出部分青少年花费大额钱财进行非理性追星的现象,值得关注和反思。法官再次呼吁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新闻点评:

近期,一起熊孩子花费12.5万元购买明星卡片的案件在中国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法院得到解决。在这起案件中,小明在三个月内使用了妈妈的微信存款购买了上百张明星卡片。当小明妈妈发现微信存款减少后,要求小强返还购卡款。虽然小强的父母最终返还了3万元,但小明妈妈代表小明向法院起诉,要求全部返还购卡款。

这个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青少年追星、非理性消费行为以及家长教育的思考。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追星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一种社交娱乐方式。然而,在这种娱乐方式中,有些人可能会追求过度,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而进行高额消费。这种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仅对个人财务状况造成了冲击,也可能对家庭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此外,这个案件也凸显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责任。无论是小明还是小强,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都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此,父母应该承担起引导孩子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在这起案件中,小明妈妈提出的“让双方父母都吸取教训,让孩子能自己面对挫折,最终帮助他们成长”体现了她在这个问题上的深思熟虑。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教导他们如何理性追星,避免类似的纠纷再次发生。

从法官的释法来看,他强调了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重要性。买卖双方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所以买卖合同是无效的,卖方应该返还购卡款。这一判决显示了法律对于青少年保护的重视,也提醒了家长们要教导孩子正确行为。

最终,通过法官的解释和双方的谅解,小强的父母当庭筹钱返还了部分购卡款,小明妈妈选择撤回了起诉。这个案件的解决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教训和机会,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反思追星和非理性消费的机会。

总之,这起案件引发了我们对于青少年追星、非理性消费和家长教育的思考。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理性追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同时,社会也应该注重对青少年的关心和引导,避免类似的纠纷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