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16岁高中男生感冒发烧,想着“多吃几种药能快点好”,一次性混吃四种感冒药,几天后因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进了急诊重症监护室。
“乱吃感冒药,后果很严重!”接诊的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桥院区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甘永雄主任医师告诉澎湃新闻,该患者在EICU抢救五天,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十几天,终于恢复出院。
20多天前,宁波16岁高中男生小赵(化名)从学校回家,发现自己感冒了还有点发烧,于是同时吃了布洛芬和连花清瘟。之后发现症状没有明显缓解,额头依然是烫的,便想着多吃几种药可能会好得快一些,就又自行加服了另外2种感冒药。
几天后,小赵病情不见好转,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发烧第六天,小赵状态更加不对劲,家人带他去附近诊所,之后转至宁大一院方桥院区急诊。
“患者送来时有恶心呕吐、上腹隐痛、无尿、胸闷气促等症状。在急诊做了一系列检查后,考虑他是‘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甘永雄主任医师表示,考虑当时病情,经多学科会诊,小赵在急诊接受CRRT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5天后,小赵转到肾内科病房进一步治疗,十几天后肾脏、肝脏等功能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甘永雄表示,每年都会接到因混服多种药物导致肾衰竭、肝损伤的患者,把多种药“混搭”不仅会导致成分剂量加倍,也容易引起药物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损害肾脏、肝脏等脏器。
他提醒,患者在自行服用药物时,应关注药品说明书,不可随意增减药品种类和剂量。即使只服用一种药物,也不能随意增减剂量。如果需要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最好提前咨询医生,遵医嘱服用。而如果不小心过量服药引起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详细告知医生近期服药情况,积极配合治疗。
新闻点评:
这则新闻报道了一名16岁的高中男生因不当服药导致急性肾衰竭和横纹肌溶解症,从而最终被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长达五天。这个案例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年轻人在自我治疗时缺乏正确的药物知识和咨询医生的步骤,从而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首先,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药物滥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性。这位男生认为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可能能够更快地缓解症状,然而,他没有意识到不同药物的成分和剂量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不可预知的副作用。我们知道,药物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个体的特征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因此,随意混搭和调整药物的剂量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损害器官功能。
其次,这个案例提醒我们重视正确的药物使用指导。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即使只有一种药物,也不能随意增减剂量。如果有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最好在咨询医生之后进行服用,以确保安全。同时,如果不慎过量服药引起不适,应该及时就医,并详细告知医生所服用药物的情况,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治疗。
最后,这个案例也凸显了对于年轻人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的年轻人在面临疾病时往往容易倾向于自我治疗,而不愿去就医和咨询专业人士。他们往往会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自行获取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准确可靠。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于药物知识的教育,告诉年轻人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应该及时咨询医生,不要盲目自行处理。
总之,这个案例揭示了由于药物滥用和缺乏正确的药物使用指导所导致的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对于年轻人的教育,以提高他们对于药物使用的知识和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