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11月以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比较活跃,中东部地区已出现两次大风降温过程;其中,4日至7日出现下半年首次寒潮过程,北方普遍降温6~10℃,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出现强雨雪。
预计15日至17日,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该冷空气强度不及前两次过程(11月4日至7日、9日至12日),但大风降温天气不会缺席,东北地区还将出现较强雨雪天气。
冷空气进程
15日至17日,西北地区及中东部大部日平均气温下降4~6℃,东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温8℃以上;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位于黄淮北部至陕西南部一线,最低气温10℃线南压至华南中部一线(较目前位置偏南)。上述地区伴有4~6级风,阵风7~8级,局地可达9级,渤海、黄海、东海部分海域有6~8级偏北风、阵风9~11级。
15日
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和华北西部
16日至17日
主要影响东北地区、华北中东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和华南等地
另外,15日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宁夏、青海北部、陕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局地有沙尘暴。
雨雪预报
15日夜间至17日,黑龙江中东部和吉林东部有大到暴雪,黑龙江东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雪;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降雪量8~20毫米、局地25~35毫米,新增积雪深度6~15厘米、局地可达25厘米以上(累计积雪深度20~45厘米,局地50厘米以上);黑龙江东部局地有冻雨。此外,辽宁中东部、吉林中部、黑龙江东北部部分地区有雨夹雪。
气象专家提醒
气象专家提醒,目前黑龙江、吉林等地已有不同程度积雪,黑龙江中东部地区积雪已达15~30厘米,较强降雪将加大暴雪、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公众需警惕雨雪天气可能导致的道路湿滑、路面结冰等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注意出行安全。同时,强降雪易导致部分温棚、牲畜圈舍垮塌,需及时清除棚顶积雪,做好加固和防寒保温工作。此外,中东部地区近期气温持续偏低,公众需关注其对人体健康、能源保供的不利影响,大风天气需远离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注意出行安全。
新闻点评: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冷空气的影响,预计黑龙江吉林等地将出现较强降雪。这是自11月以来第三次冷空气侵袭,从而导致气温骤降和大风天气。这种天气现象对于我国的农业、交通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强降雪对农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目前,黑龙江和吉林已经积雪较深,再加上这次的降雪过程,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受灾。目前处在农忙季节的农民们需要加大措施来保护田地和农作物,避免因此造成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
其次,降雪对交通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雨雪天气往往会导致道路湿滑、结冰等情况,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公众在出行时需要格外小心,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良好的行驶状态,并留意道路交通信息。
此外,低温、大风等恶劣天气对人体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寒冷的天气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加重,增加了感冒、流感等疾病的传播风险。人们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增加室内活动,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并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相关的疾病。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认为有几个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农业防灾救助政策,确保农业生产不受过大的影响。其次,交通部门应加强道路可视化和结冰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采取措施来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人们应该增加防寒保暖意识,注意健康饮食、锻炼和室内通风,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总的来说,这次冷空气的影响不仅仅是天气变化那么简单,它对于农业、交通和人们的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减轻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需要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的长期影响,并加强环境保护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