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11月12日,公安部刑侦局公众号发布消息,公安机关公开通缉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4名缅北果敢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随着明学昌被通缉,有网友注意到,有网络传播的图片显示,2023年1月30日,他曾为其孙子明光忠(其父是明学昌的儿子明国安)举办“庆祝明学昌孙子被北大录取升学宴”。

网传缅北电诈头目明学昌为其孙举办“北大录取升学宴”。网络截图

11月13日,北京大学宣传部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 :“这个明光忠不是北大学生,他的这个情况是假的。”

上游新闻记者从网传“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截图看到:“缅甸明光忠,我们高兴地通知你,北京大学同意接受你于2023年9月至2027年7月,作为本科生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学习,授课语言为汉语……”另外,还有多张明学昌与明光忠在“升学宴”上的庆祝图片。

网传明光忠的录取通知书。网络图

11月13日,北京大学宣传部回应上游新闻记者问询时表示:“这个人(明光忠)我们查了,他不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而且没有他任何申请北大记录。现在我们都知道明学昌是电信诈骗嫌犯,大家都不要相信一个诈骗嫌犯的话。”

新闻点评:

标题:转发造谣影响正常高校录取程序不可容忍

近日,一条关于北京大学录取缅北电诈头目孙子的消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然而,北京大学宣传部在回应媒体时明确否认了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并指出明光忠不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也没有任何申请北大的记录。对于这样的造谣行为,我们应该予以谴责和警惕。

首先,这个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网络时代,传播速度极快,一个不实的谣言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并对个人、团体甚至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公民,我们要具备媒体素养和判断力,对于不经证实的信息要保持谨慎和明智。

其次,这起事件凸显了高校选拔录取制度的重要性。高校的录取程序应该是公正和透明的,只有通过实际成绩、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评估,才能选择到适合的学生。如果能够出现通过权力、金钱或其他非正当手段来入学的情况,那将严重破坏整个录取制度的公信力和公正性。因此,学校应加强录取程序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腐败和不公现象的发生。

最后,对于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在这起事件中,明学昌作为电信诈骗犯,利用虚假信息炒作自己的名声,进而误导网民。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也对高校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网络监管,对散布谣言的人进行纠正和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

综上所述,网络谣言造成的负面后果不容小觑。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学会鉴别真伪信息,增强法律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同时,高校也应不断完善录取程序,确保录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以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