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11月11日,广州地铁内有鹦鹉在车厢内乱飞,视频显示,一位大爷正试图把鹦鹉抓回来。
动图来源:荔枝新闻
据广州日报报道,记者从广州地铁获悉,11月11日10:48,一名男乘客从八号线彩虹桥站C口进站,安检员打开其随身携带的红色塑料袋及斜挎包检查,没有发现异常。
在乘车过程中,男乘客在车厢内有追赶小鸟的情况,周边个别乘客有避让,列车行至西村站时,该名男乘客将小鸟抓住装入袋子,并在石井站下车出站。期间车站没有接到乘客反映相关情况,事件未对运营秩序造成影响。
这已经不是广州地铁第一次有鸟类“光顾”。2022年6月22日,一名女乘客进入三号线广州塔站B口安检点时,安检员未留意到乘客肩膀上站立了一只小鸟,期间未对运营秩序造成影响。
2022年6月,一乘客携鸟乘地铁
根据《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第十一条第五点规定,“乘客禁止携带活禽和猫、狗、蛇等宠物以及其它可能妨碍轨道交通运营或其他乘客乘车的动物乘坐轨道交通”。
在北京,能带猫、狗、鸟等宠物乘坐地铁吗?有何相关规定?
北京地铁规定禁止携带
猫狗等宠物乘车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第十四条,乘客应自觉维护车站、车厢的环境卫生和乘车秩序,禁止携带活禽、猫、狗(警犬、导盲犬除外)等宠物以及其它可能影响轨道交通运营或其他乘客乘车的动物乘车。
图源:@京港地铁
为何活禽、宠物不能乘地铁?
地铁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将宠物带上车,容易破坏公共秩序,甚至引起人群恐慌。
并且,一些带有皮毛的宠物,可能还会引起某些人群的过敏现象。若是胆小的宠物,地铁的轰鸣声可能会引起宠物应激,给其他乘客带来不便。
如果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宠物出现随地大小便的情况,还会对公共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其他乘客乘车体验。
导盲犬可乘公共交通工具
工作时不能被触摸
2021年11月1日,《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其中规定,视力残疾人持视力残疾人证、导盲犬工作证可以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值得注意的是,导盲犬在工作时不能喝水、吃东西,更不能被触摸,其他乘客、路人的逗玩行为很容易让导盲犬分散注意力。
良好的公共环境
依靠大家维护
希望市民朋友们
遵守相关规定
文明出行
新闻点评:
评论:合理限制携带宠物是保障地铁秩序和公共环境的需要
近期广州地铁发生了一起乘客在车厢内抓鹦鹉的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地铁乘客携带宠物的讨论。根据广州地铁的规定,乘客禁止携带活禽和其他可能妨碍轨道交通运营或其他乘客乘车的动物乘坐地铁。相较之下,北京地铁规定禁止携带猫、狗和其他可能影响轨道交通运营或其他乘客乘车的动物。
限制乘客携带宠物乘坐地铁是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首先,地铁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将宠物带上车容易引起人群的恐慌和混乱,从而妨碍地铁的正常运营秩序。如果某些人对动物过敏,宠物的存在也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和困扰。而且,一些宠物在地铁环境下可能会感到不适应,表现出焦虑和应激的行为,给其他乘客带来困扰和不便。
同时,宠物乘客在地铁车厢内随地大小便会给公共环境带来污染。地铁乘车体验应该是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带宠物上车,那么地铁的卫生状况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乘客的出行体验也会受到影响。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需要合理的规定,如导盲犬可以携带进入地铁。导盲犬是为视力残疾人提供帮助的,他们在工作时具有特殊的功能和训练,因此应该被允许携带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然而,其他乘客和路人在接触导盲犬时应注意避免干扰和分散导盲犬的注意力,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为了保障地铁的出行秩序和公共环境的良好状态,市民朋友们应该遵守相关规定,不携带宠物乘坐地铁。如果确实需要携带宠物外出,应该选择其他适合的交通方式,以便给其他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只有大家共同维护好地铁的公共环境,才能让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