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知名流行病学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10月27日逝世,享年60岁。
公开资料显示,吴尊友,研究员,男,1963年生,汉族,民进会员,安徽医科大学本科(1980-1985)、硕士(1985-1988),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卫硕士(1991-1992)、流行病学博士(1992-1995),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的研究领域为:艾滋病流行病学、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项目评估等。
吴尊友的学术兼职还包括:UCLA兼职流行病学教授,UNAIDS科学委员会委员,UNAIDS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学术方面,吴尊友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美国NIH课题等研究课题40多项,主持重大专项1项、NIH 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450多篇,包括在《科学》《柳叶刀》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50多篇,是《牛津公共卫生教课书》作者,主编中国艾滋病防治英文学术专著两本。
吴尊友多次获得国家奖励或荣誉,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UNAIDS金质奖章、国际毒品学会Rolleston大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并荣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名人堂”。
新闻点评:吴尊友逝世的消息使得流行病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研究者和倡导者。作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他在艾滋病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策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尊友在流行病学领域拥有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他在国内外发表了450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国际著名杂志《科学》和《柳叶刀》等上发表了250多篇SCI论文。他还是《牛津公共卫生教课书》的作者,并主编了两本关于中国艾滋病防治的英文学术专著。这些成就证明了他在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极高声望和影响力。

吴尊友的研究重点是艾滋病流行病学和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艾滋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而吴尊友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他的研究成果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吴尊友还积极参与了各种学术兼职活动。他兼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流行病学教授,并担任了国际联合防治艾滋病规划署科学委员会委员和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这些兼职职位进一步展示了他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专业影响力。

吴尊友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和荣誉,体现了他杰出的学术成就和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贡献。他荣获过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他还获得了UNAIDS金质奖章、国际毒品学会Rolleston大奖以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国际和国内的重要奖项。

吴尊友逝世的消息给流行病学研究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的离世使得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学者和领导者,他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这一巨大的损失,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他的研究精神和理念,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以及保障公众健康做出更大努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支持流行病学研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挑战。